算好民生大账,他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感染科杨兴祥
杨兴祥,中国农工党党员,院感染科主任、四川省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医院防治专家组组长。
2003年非典,他因为工作突出被评选为先进个人;2009年成功阻击全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有他忙碌的身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他作为省专家组成员和医院专家组组长恪尽职守筑牢疫情防火墙;疫情防控常态化,他不仅管理好感染科的医疗工作,还要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全力守护好医院新冠疫情防控的大门。
“赔本买卖”,关系民生大账
“无论感染控制还是疫情防控,倘若只从经济效益上来考量,似乎是小概率事件、‘赔本买卖’。但这一次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另一本经济账、民生账。”说到自己的专业,杨兴祥坦然,在大型综合医院,感染科是个弱势学科,在有些医院甚至边缘化,他却以自己的专业为荣,全心全意尽己之责“除人类之病痛”。
从大学毕业,到几次进修深造回到医院,杨兴祥一直在感染科工作,他从没有考虑过转换专业。在当时的感染科主任江南带领下,率先先在西南地区开展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和持续血浆置换机治疗重症肝病;率先在本院开展B超引导弹射式秒钟肝穿术。
在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人感染高致病型禽流感等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圆满完成任务。2009年,杨兴祥与同事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医院成立了专家工作小组,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开展专门培训,加强相关演练,做到科学防控。这些有力的举措,让全院上下对甲型H1N1流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并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当第一例患者空降的时候,医务人员们没有恐慌,而是镇定自若,积极应对,科学防范。杨兴祥还到凉山州西昌市和省疾控中心成功救治和阻击一起境外输入甲型HIN1流感患者,未发生疫情传播。
2018年至今,杨兴祥先后近20次到凉山州等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培训、督导和技术指导、健康教育,行程3万余公里,举办现场培训班46期,培训学员9600余人次;在监管场所对患者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主编出版《艾滋病防治一线医师手册》、《艾滋病防治科普知识》等书,和《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52问》一起赠送给一线防艾医务人员和患者。他通过微信群随时解决当地实际工作遇到问题、传播艾滋病诊疗新知识和沟通交流,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有效率均达到90%。
反应迅速,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2021年7月27日,医院门诊咽拭子采集第一时间筛查出3例新冠肺炎病例,第一时间锁定确诊患者并安全转运,为医院第一时间进行区域管控,第一时间对需要住院治疗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实行分类分区管理,第一时间开展终末消毒,第一时间开展全院全员核酸检测赢得宝贵时间。医院成功处置此次突发疫情,为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争取了主动。
作为专家组组长,接到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杨兴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其转入负压病房进行隔离及复核。同时在各部门协调下,立即封控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协助成都市疾控中心和青羊区疾控中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快速对相关区域的封闭。当晚,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协调本院相关部门人员的核酸检测。他带领发热门诊全体人员连续加班,为进一步减少疫情的扩散赢得时间。
“把核酸检测点设置在这里,无论是距离还是路径安排,都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考虑到疫情在全国各地多点出现,且正值旅游旺季,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在相关部分大力配合下,仅两天时间,建成新的核酸采样区域,建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和外省入川弹窗不同人群核酸采集点,极大的提高了核酸采样量和方便患者核酸采样。新的采样点流程合理、布局规范,减少人员在院内的流动,最大程度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恪尽职守,在抗疫战线坚定逆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最早投入抗疫一线的人员之一,杨兴祥开始着手组建省医院应急隔离观察区。他件件参与、样样落实。医务、护理、后勤加班加点,全力奋战36小时。1月22日晚,初步完成我院隔离观察区改造。这时候,省医院还没有收治疑似患者。杨兴祥积极协调抽调的感染科、呼吸、重症、急诊、神经内科人员组成医师团队,到现场进行相关培训,指导工作细节。1月23日上午,应急隔离观察区收治第一个疑似患者,晚上又收治了一个聋哑人。每一个患者,杨兴祥都要亲自去查看、诊治。除夕一大早,杨兴祥和护理部主任温贤秀参加了应急隔离观察区的第一次交班。
疫情蔓延,省医院在21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杨兴祥作为牵头人之一制定的。为了让一线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疾病症状、迅速发现和诊断新冠肺炎,他加班加点,根据国家诊疗方案,结合医院实际,迅速制定出一套便于一线人员掌握和运用的临床工具,是全省医务人员最早认识了解病毒感染的实用手册。
作为应急隔离观察区的负责人,他坚守岗位20多天未休息。除到外地会诊外,他每天都要去查房看病人,指导诊断和治疗。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全天对发热门诊的疑似病例排查提供技术支持,每天接听100多个电话,半夜接电话是家常便饭,最多时深夜间接打了10多个电话。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医院应急隔离观察区是从旧楼快速改造而成的,运行初期,病人的生活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作为总负责人,杨兴祥对病人的关心早已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保暖的被褥到配置电热毯,从一日三餐到水果点心,他事无巨细、件件关心,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带领他的团队将应急隔离观察区患者的生活安排得细致周到,舒适温馨。
面对病人,杨兴祥总是耐心安慰,积极鼓励。焦虑和恐惧在应急隔离观察区患者中普遍存在。有一位疑似患者刚入院的时候非常紧张,多次到护士站要求立遗嘱,向家人交待后事。为了安抚病人情绪,杨兴祥专门去开导她,向她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讲解愈后和转归,杨兴祥说。“我是省医院感染科主任,也是这次疫情省专家组的成员。从你的情况来看,不是重症,是可以治好的。”得知主任就在她身边,负责她的治疗,她渐渐镇定下来,积极配合治疗。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对防控要求的升级,应急隔离观察区的布局也在不断地调整当中,感染科和应急隔离观察区先后多次进行病人转移和病房改造。杨兴祥总是无条件服从医院安排,带领大家迅速完成任务。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社会的发展,医院传染科改为感染科,虽一字之差却重若千钧,职责从诊疗传染病,扩展到负责感染控制甚至疫情防控。2013年担任科室主任后,杨兴祥更是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因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有很多微生物,只有感染科非常强大,我们才能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线上竖起牢固的盾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